當我告訴非德國人我住在,同樣的問題不只一次出現:“西方還是東方?”儘管柏林圍牆於 1989 年倒塌,但在一些人心目中,這種分歧仍然存在。在我家附近的 Baumschulenweg 散步時,每當我穿過標誌著隔離牆曾經所在位置的雙排鵝卵石時,我都會遇到這種實際的提醒。
儘管有些遊客可能沒有意識到,許多熱門景點都在東德境內,包括勃蘭登堡門、亞歷山大廣場和博物館島。但也值得進一步深入東柏林遊客較少的社區,那裡的創意項目和適應性再利用舉措正在將閒置的建築(許多建築都有著令人擔憂的歷史)改造成社區空間和孵化器。藝術世界。
丹尼爾·米勒
在施普雷河畔的普蘭特瓦爾德森林裡,我看到越來越多的新物種施普雷公園幾個月來已經出現。其前身 VEB 文化公園於 1969 年開業,是東德唯一的此類主題公園,據說每年吸引約 150 萬遊客。該遺址及其廢棄的景點長期隱藏在雜草叢生之下,現在正在開發成一個大型公共空間,設有遊樂設施、藝術場所和餐廳。附近也在進行改造真納之家是鄰近特雷普托公園 (Treptower Park) 內一座擁有 200 年歷史的莊園,現在設有河濱花園和音樂會場地,還有更多藝術空間正在建設中。
丹尼爾·米勒
去年秋天的某一天,我穿過河來到魯梅爾斯堡,那裡有一座名為「柏林校園」的豪華住宅區,這裡曾經是德國最大的濟貧院,於1879 年開業,後來又成為東德監獄。就在路邊,我經過西西弗斯是一家頗受歡迎的夜總會,前身是一家狗糧工廠,週末的享樂主義直到週一早上才會結束。同一條街道帶我過去河浴,一個多功能藝術中心,將於 2024 年在施普雷河畔魏瑪時代的公共浴場綜合體中開放,然後廣播屋,前國家廣播中心的音樂和活動空間。
我的長途跋涉將我向東帶到了舍訥韋德(Schöneweide)——這個地區橫跨河流兩岸,值得一整天的漫步。在「上」區 Oberschöneweide,巨大的磚砌廠房若隱若現,令人印象深刻,讓人想起東德曾經蓬勃發展的能源工業。 (20 世紀初,柏林獲得了「電子城」的綽號。)獨特的建築和寬敞的空間激發了喬林德·沃伊特(Jorinde Voigt) 和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等藝術家在歷史悠久的工業大廳設立私人工作室的靈感。
丹尼爾·米勒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過去三十年裡出現的,」該中心主任索蘭格·林瑙 (Solange Lingnau) 說。賴因貝克廳,曾經是一家生產高壓系統的工廠,現在設有車間、活動空間和當代藝術畫廊。 「這個社區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仍然保留了許多特徵和居民。對他們來說,這一發展為他們自己的歷史增添了價值。要了解更多信息,請有以下組織主辦的徒步旅行舍內韋德工業沙龍,一座舊變壓器工廠內的工業博物館。
穿過人行天橋,即可抵達施普雷河南岸的「下」區Niederschöneweide,這裡是Hasselwerder 別墅,最初建於1907 年,是被納粹驅逐和殺害的柏林人理查德·萊曼(Richard Lehmann)和埃爾斯貝斯·萊曼(Elsbeth Lehmann) 的住所。這棟房子被用作軍事指揮站,一直保留到東德滅亡。這棟建築也找到了另一種生命小母牛,國際創意團體中心感動詩人,舉辦活動和讀書會。 「愛上 Schöneweide 可能有點困難,」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Till Schmidt-Rimpler 說。 “但一旦你建立了聯繫,你就可以看到它。”
丹尼爾·米勒
從別墅出發,我開始了回家的旅程,在東南區是一座文化中心,設有啤酒花園和露天市場,位於美麗的老巴倫奎爾啤酒廠 (Bärenquell Brewery) 內。隨著在這座歷史建築群中建造更多商業空間的計劃的展開,那裡的轉變才剛開始。我明白施密特-林普勒的意思:柏林的這些地方似乎很難了解,但如果你付出努力,你會發現未來就隱藏在眼前。
這個故事的一個版本首次出現在 2022 年 10 月號的《旅遊+休閒標題為「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