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他們回來了——到水裡去吧!去!去!去!當我拉上腳蹼,將通氣管塞進嘴裡,然後從衝鋒舟滑入印度洋時,我們的船長沃爾特·伯納迪斯大喊。我把頭埋在水下,在看到它們之前就聽到了它們的聲音。咔噠聲和口哨聲在大海中飛馳而過,突然間它們無處不在——成千上萬隻普通海豚在我身下潛入,在我上方高高躍起,它們的氣泡在我身邊晃動。我竭盡全力地踢腿,想跟上,但他們一到,海豚就讓我喘不過氣來。
馬克齊姆比茨基/andBeyond 提供
和我一樣,海豚也在追隨沙丁魚遷徙,這是一種生態現象,每年六月和七月,數十億條魚都會向南非東海岸遷徙。一年一度的旅程是著名的角馬從塞倫蓋蒂到馬賽馬拉大遷徙的水生版本,吸引了大量的掠食者:普通海豚、鯊魚、布氏鯨、旗魚、蝠鱝和海鳥,尤其是海角塘鵝。儘管這項活動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認真的潛水愛好者,但它通常並沒有引起高端旅遊裝備商的注意。但總部位於南非的 andBeyond 旨在改變這一狀況,其為期 10 晚的探險活動以沙丁魚洄游為中心,將參觀該國的狂野海岸,以及 andBeyond 位於莫桑比克邊境附近的芬達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
我很幸運能夠預演 2021 年為期六晚的探險活動,其中,喜歡即將到來的和超越冒險,是在伯納迪斯潛水公司的幫助下組織的,非洲水上運動,以及非營利組織海洋無國界(OWB)。狂野海岸之旅的利潤將惠及 OWB,賓客將由海洋生物學家兼 OWB 專案經理 Tessa Hempson 接待。
漢普森告訴我:「海洋確實沒有國界。」他指出,遷徙匯集了來自多個海洋的物種,其中一些甚至來自遙遠的南極洲。 “因此,沙丁魚洄游會對各種生態系統產生連鎖反應。”
回到水中,我仔細觀察了所謂的誘餌球,一群沙丁魚作為一個緊密的整體游泳,以保護彼此免受捕食者的侵害。我看到成千上萬條細長的魚,隨著銀色身體的一抖,集體改變方向。又三隻海豚在一陣「喀」聲中湧過,沙丁魚們紛紛逃開。一條黑鰭礁鯊從黑暗的深處出現,在我下面懶洋洋地遊動,然後再次消失。
馬克齊姆比茨基/andBeyond 提供
我重新浮出水面,但伯納迪斯告訴我,我們下面可能還有幾十條鯊魚,它們從下面繞著誘餌球轉,而海豚則從側面攻擊誘餌球。能夠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中游走,我感到很興奮。 (伯納迪斯說,情況還可以變得更加生動:在他二十年的導遊生涯中,他經常看到布氏鯨吞下一大塊誘餌球。)
對於這樣一個有據可查的現象,科學家們仍然需要了解很多關於遷徙的知識。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這種現像是由印度洋暫時較冷的水流所驅動的。同一項研究警告說,氣候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海洋溫度上升可能會改變沙丁魚洄遊的時間,甚至結束它。就漢普森而言,她希望客人能夠幫助追蹤野生動物目擊數據和水下生物聲學(例如鯨魚歌曲)。
有一點是肯定的:體驗沙丁魚奔跑會讓人上癮。伯納迪斯告訴我,痴迷者年復一年地回歸,希望能抓住天氣和海況的完美結合,讓活動變得更加壯觀。
馬克齊姆比茨基/andBeyond 提供
我自己的旅程因大雨激起沉積物而在海浪下的能見度有限而變得非常暗淡。儘管如此,我們在海上的日子還是令人興奮,但也令人筋疲力盡。我的團隊在姆博蒂河旅館,俯瞰狂野海岸上一望無際的金色沙灘。我們會在黎明時起床,吃一頓清淡的早餐,然後穿上潛水服,登上船。我常常平躺在船頭,看著海豚在我們身邊遊動,觸手可及。一天早上,其中一隻動物短暫浮出水面,猛烈地向我臉上噴出一股鹽水。我們將在水上度過五到六個小時,進出船上,在一架超輕型飛機飛行員的幫助下,飛行員的任務是從上方發現誘餌球、座頭鯨和普通海豚,然後將坐標轉發給伯納迪斯透過無線電。
馬克齊姆比茨基/andBeyond 提供
經過整整三天的沙丁魚觀賞後,我們一行人沿著海岸前往芬達。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的森林和草原似乎與印度洋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亨普森表示,將兩者結合起來將向遊客展示「海洋和陸地的聯繫是多麼複雜」。看到這兩個地方的保育工作將為解決諸如人類對塑膠的過度依賴(塑膠往往最終流入海洋)等問題提供更廣闊的視角,以及南非常見的圍欄野生動物保護區可能不是理想的服務方式。 「海洋挑戰了我們在保育方面的許多模式,」漢普森說。
我以前去過芬達,但沒有機會參觀附近的索德瓦納灣,南非最受歡迎的潛水目的地之一。這次我跳進水里,和一群寬吻海豚一起游泳。這些動物好奇又頑皮,比我們在沙丁魚群中看到的普通海豚更放鬆,它們幾乎與我們鼻子對鼻子地游泳,然後突然轉身離開。
幾個小時後,我們回到了灌木叢,在那裡我們看到一隻黑鬃獅和一隻母獅正在咀嚼長頸鹿的屍體,夕陽在天空中投射出洋紅色的條紋。很少地方可以早上和海豚一起游泳,晚上看獅子。即便如此,我發現自己懷念狂野海岸的洶湧海浪,以及海浪下的戲劇性場面。我加入了沙丁魚養殖痴迷者俱樂部。我被迷住了。
andBeyond 提供為期 10 天的沙丁魚遊走之旅,每人 14,400 美元起。
這個故事的一個版本首次出現在 2022 年 4 月號的《旅遊+休閒在標題下在奔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