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丹麥海岸公路旅行期間參加了一次「牡蠣之旅」——您也可以這樣做

左起:Hjerting Badehotel,埃斯比約霍灣的一家旅館,其歷史可追溯至 1914 年; Henne Kirkeby Kro 是一家位於 Henne 鎮的 18 世紀旅館,供應龍蝦配番茄和香草。 照片:

左起: Hjerting Badehotel 提供;安德斯·舍內曼/Henne Kirkeby Kro 提供

去年秋天,我開始了我的第一次旅行。但我並不是在坦尚尼亞尋找五巨頭。相反,我加入了丹麥的沃爾沃和大眾車隊,小心翼翼地沿著一條狹窄的岩石路駛向瓦登海。在那裡,在日德蘭半島西海岸的淺水區和泥灘上,我出發去尋找太平洋牡蠣——當然,這比追蹤獅子更容易,但同樣令人興奮。

五小時的「牡蠣之旅」是我獨自公路旅行的高潮,這次我避開了擁有大量精緻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哥本哈根,轉而選擇人群較少、不那麼喧鬧、充滿活力的美食場景。 。我穿越了丹麥大陸,在那裡我發現了手寫瓶子裡的桃紅葡萄酒、小批量熟食、用巧克力製造商花園裡種植的無花果製成的巧克力,以及我自己去殼的大量貝類。

第一天

飛抵丹麥中部的比隆後,我去了樂高之家,由 Bjarke Ingels Group 設計,以了解更多關於標誌性丹麥玩具的資訊(比隆是樂高發明家 Ole Kirk Christiansen 的家鄉)。第二天早上,我開車向西,然後沿著海岸向南行駛。我本來並沒有期待在車裡度過三個小時,但當我經過粉刷成白色的農舍和點綴著夏季野花的田野時,時間過得很快。

我的第一站是布拉萬德 (Blåva​​nd),這是位於風吹雨打的 Blåva​​ndshuk 岬角上的一個小鎮。雖然該地區是海灘愛好者的天堂,但我來這裡是為了另一個景點:提爾皮茨,一座記錄丹麥西部 20,000 年歷史的博物館。英格斯集團也設計了這個結構,建在柔軟的草沙丘中,並在隔壁建有一個二戰時期的掩體。互動裝置和展覽展示了最早的丹麥人的燧石工具、丹麥海岸遇難的物品,以及該地區不太可能的名片之一:肥厚的金色琥珀球,有時會被沖到海灘上。

左起:由 Bjarke Ingels Group 設計的馬斯克塔 (Marsk Tower) 頂部有一個觀景台,可俯瞰瓦登海國家公園 (Wadden Sea National Park);這是一個數位裝置,靈感來自瓦登海洋中心內飛行的鳥類。

左起:Jacob Lisbygd/丹麥旅遊局提供; Adam Mørk/Vadehavscentret 提供

我在先生。森林,這是一家咖啡館兼特色食品店,由主廚 Claus Skov 於 2007 年創立。我將一盤由當地小型生產商生產的起司和熟食搭配起來——Gammel Knas(哈瓦蒂當地風味),以及來自附近Fanø 島肉店Slagter Christiansen 的熏牛肉,以及用酸橙沙棘製成的啤酒。

午餐後,我開車前往海港小鎮埃斯比約,在那裡登上渡輪前往法諾,這是瓦登海三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之一。航行 12 分鐘後,我到達了法諾東北海岸的諾德比,在那裡我漫步在鵝卵石鋪就的街道上,街道兩旁排列著出售手工陶瓷和羊毛圍巾的茅草屋頂商店。我找到了咖啡廳,一家舒適的咖啡館,提供自製的胡蘿蔔蛋糕和漢森(Hansen's)(百年乳品廠)的冰淇淋棒。

該地區吸引許多遊客的一個原因是她的柯克比旅館,大陸上一座 18 世紀的旅館,擁有廣闊的花園,為其米其林二星級餐廳提供食材遺憾的是,在我旅行期間,兩家酒店都被訂滿了,所以回到埃斯比約後,我就前往這家百年老店耶廷巴德飯店,傳統的海濱旅館。我在酒店 StrandPavillonen 餐廳的晚餐亮點,是馬鹿裡肌配醃越橘,還有解構的蘋果派配奶油和焦糖。

第二天

早上,我向南行駛約 40 英里,到達馬斯克塔 (Marsk Tower),這是一個由英格斯集團 (Ingels Group) 設計的觀測點,於 2021 年夏季在沼澤營地露營地設有房車連接處、豪華帳篷和餐廳,並提供包括覓食之旅在內的活動。我可以從幾英里外看到這座塔的雕塑雙螺旋,像冰凍龍捲風一樣從平坦的綠色地形中伸出。我爬上去鳥瞰周圍的沼澤地。

一旦我回到地球,我就起飛了我們的沼澤,通德鎮的一家商店和烹飪教育中心。在一張標有瓦登海種植者和製造商的巨大地圖的背景下,店主給我切了幾塊厚麵包:一種用於裝新鮮攪打黃油、奶油蜂蜜和來自附近生物動力農場的醃制豬肉香腸的工具。品嚐了家族經營的葡萄酒後維斯特維斯特酒莊,我買了幾瓶馬斯克釀酒廠杜松子酒,採用地榆玫瑰花瓣製成,其主人 Hans Sjursen 在瓦登海的羅莫島親自採摘。

從那裡出發,開車前往東海岸僅約 25 英里。在歐洲飯店,在距離奧本羅峽灣不遠的地方,我和飯店當時的主廚蘇尼·阿薩爾森 (Sune Axelsen) 坐在一起,他教我有關傳統的做法。茶几(「蛋糕桌」)放在迷你黑麥蛋糕上,上面舖有新鮮的鮮奶油和漿果。這個想法可以追溯到 1864 年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德奧佔領南日德蘭半島:團體無法在酒吧等社區空間聚會討論政治,因此他們計劃在家裡喝咖啡和糖果進行抵抗。

由左至右:在瓦登海洋中心 (Wadden Sea Center) 的水上探險中品嚐牡蠣和氣泡酒;從中心附近的床上收穫的牡蠣。

左起:由 Vadhavscentret 提供;傑拉爾德·哈恩/Laif/Redux

第三天

早餐後——一種傳統的美食,包括炸鯡魚和牛奶起司——我開車大約一個小時回到瓦登海國家公園在西海岸。這個佔地6 英畝的保護區以世界上最大的灘塗系統命名,該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從荷蘭經過德國一直向北延伸到丹麥(海岸線長約300 英里),其特點是大片的沙地、泥灘和沼澤。

我的牡蠣之旅從瓦登海中心,這是一座現代玻璃建築,由丹麥建築師 Dorte Mandrup 設計,部分覆蓋著蘆葦——這是對該地區經典茅草屋頂房屋的致敬。

我的十幾個人在生物學家埃米爾·維特拉格(Emil Vesterager) 的帶領下,穿上涉水褲,手持水桶,開始了牡蠣棲息地的跋涉——沿著泥灘,步行近四英里到達大海,泥灘上有狹窄的水流沖刷、齊腰的通道。兩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一個礁石,裡面堆積著長長的灰色太平洋牡蠣,就像大自然的自助海鮮自助餐。由於這些牡蠣是入侵物種,我們被邀請盡可能多地帶回家。我們一行人分散在河岸各處,有些人開始脫殼。一位來自柏林的旅行者提出分享她帶來的香檳,我們用紫色塑膠長笛喝了它。

那天晚上,我入住了這次旅行中我最喜歡的飯店,魯斯楚普農舍,它坐落在綠色田野和花園之中,距離公園入口約 15 分鐘車程。農場主詹妮·芬恩(Janni Fenn) 和她的丈夫亞歷克斯(Alex) 一起經營著這個農場,她帶我參觀了我的公寓——一個陽光明媚的二樓空間,廚房裡備有咖啡、當地奶油和巧克力牛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避風港。

第 4 天

我醒來時發現芬恩留在我家門口的一籃熱糕點。那天晚些時候,我將前往瓦埃勒,這是瓦埃勒峽灣頂端的一個小鎮,以其藝術博物館、尖端建築和米其林星級餐廳而聞名。但首先,我在丹麥最古老的城鎮裡伯度過了一個上午。

調溫巧克力,位於市中心附近, 蒂莫西·伊比森 (Timothy Ibbitson) 製作光滑的糖果,裡面夾滿了甘草根、高山草莓以及他自己種植的一系列香草和水果,並將它們像寶石一樣展示在他明亮的咖啡館裡。伊比森堅持讓我嚐嚐冰淇淋,這是他用他周圍的原料從頭開始製作的:來自幾英里外一家乳製品廠的牛奶;每年夏天他都會和家人一起採酸櫻桃。那是一個涼爽的秋日,但我很高興地接受了圓錐體並繼續上路。

這個故事的一個版本首次出現在 2023 年 7 月號的《旅遊+休閒在標題“沿著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