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館長表示,您在博物館中錯過的微小細節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您的下次參觀

我們有多少人在展覽中快速行走,隨意瀏覽藏品並瀏覽標籤穿過博物館。但展覽設計的許多元素和細微差別也是博物館故事的一部分,記下牆壁顏色、建築特徵以及物品展示方式等細節可以幫助您解讀所展示的作品以更深的方式。

全新裝修的「Here, Now, and Always」(海航)作為核心展區印度藝術文化博物館(MIAC) 在聖塔菲,一個與西南部的美洲原住民合作講述他們的故事的機構。除了收藏約 650 件物品外,其佈局、設計和建築特色也體現了一個連貫的敘述。 「原住民,特別是美國西南部的原住民,就在這裡,他們是當代人,而且將永遠在這裡,」MIAC 民族學策展人托尼·查瓦里亞(Tony Chavarria) 在談到本次展覽希望向參觀者傳達的關鍵訊息時說道。 “他們的藝術和文化是美國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蒂拉霍華德攝影

遊客首先步行穿過一條 55 英尺長的隧道,稱為「緊急隧道」。隧道裡投射著涼爽的藍色光芒,伴隨著雷聲和雨聲,就像一個過渡的空間。 「它讓遊客為期望和觀點的改變做好準備,」查瓦里亞解釋道。但對非本地遊客來說卻鮮為人知,這項建築特色也像徵著許多人所信奉的創世神話。美洲原住民文化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從另一個地球出現到當下的世界,也就是第四世界。

蒂拉霍華德攝影

博物館的佈局查瓦里亞說,這是創造流動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遊客可以確定自己的方向,從一個部分無縫地移動到下一個部分,而不會感到迷失或打亂故事的節奏。

出現隧道通往一個圓形空間,其形狀經過精心選擇,以強化展覽的主題。該區域名為“循環”,是一個中心,展示了四個與童年、成年、婚姻和成年儀式主題相關的物品。查瓦里亞解釋說,最初被概念化為一個有角度的空間,其鋒利的邊緣最終被修剪成一個更有機的空間。這個形狀也提供了象徵意義,因為它被巧妙地設計為視覺提示,讓參觀者將時間視為一種循環結構,以及一個人的一生如何體現整個變化和過渡的循環。

MIAC 助理策展人莉莉亞·麥克納尼(Lillia McEnaney) 解釋說:“通過重新設計'此時此地',我們真的希望讓它成為一個更受歡迎的空間,讓你可以隨意閒逛,而不必感到害怕。 “我們希望人們在這個空間中感到舒適,我們希望原住民能夠在展覽中得到反映,而不是被引導到一個巨大的大廳裡。”自行車中心輻射出幾根輻條,引導遊客參觀其餘的收藏品。

左:項鍊,約。 1920 年,納瓦荷,海航 科:藝術。這款非凡的銀項鍊飾有 38 顆大球珠、24 顆三瓣南瓜花,並由一個大雙臂交叉吊墜固定。在另一端,靠近扣環的地方,藝術家添加了一顆麋鹿牙齒——他們的簽名,或製造商的標記——為這件已經很堅固的作品增添了他們的個人風格。右:罐子,約。 1910 年,阿科馬普韋布洛或拉古納普韋布洛,海航部門:藝術。 Philip B. Stewart 夫人捐贈,印度藝術文化博物館/人類學實驗室/Addison Doty 攝影;胡安·奧利瓦斯 (Juan Olivas) 捐贈,印度藝術文化博物館/人類學實驗室/艾迪生·多蒂 (Addison Doty) 攝影

整個展覽中的物品以各種方式展示,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影響力並強化故事情節,從將它們安裝在牆上到將它們放在地面上,再到在基座或玻璃櫃中展示它們。此外,物品展示的高度也是ab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鼓勵與參觀者建立更深的聯繫。海航收藏的九個由美洲原住民兒童製作的捏壺以適合兒童的高度展示在一個箱子中。 「這些陶罐象徵著陶瓷在西南部祖先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方式,」麥克納尼解釋道。 “因為它們對孩子們來說安裝得相當低,希望他們能感受到與製作這些作品的祖先孩子的聯繫。”較低的玻璃櫃也向年輕遊客灌輸藝術是普遍的、人人都可以接觸到的觀念。

左:Cap,1932 年,John Quail,Moapa Southern Paiute,海航部分:生存與復原力。莫阿帕南派尤特領導人或發言人戴著這頂帽子。這件作品由山羊皮、羽毛筆尖和黑鳥羽毛製成,反映了每個原住民民族的自治主權以及個人製作者的聰明才智。右:菸草瓶,約。 1935-1940 年,普韋布洛,海航 部分:貿易與交流。這款煙壺由脊椎貝和銀製成,展示了藝術家在形式上的創新和工藝技巧。透過將兩個貝殼與沖壓銀和絞線製成的扇形帶融合在一起,該燒瓶打破了西南藝術是什麼和可以是什麼的刻板印象。 印度藝術文化博物館/人類學實驗室/Addison Doty 攝影; Sanford M. Besser 捐贈,印度藝術文化博物館/人類學實驗室/Addison Doty 攝影

顏色選擇可能是觀眾在展覽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元素之一。除了創造一個美觀的空間外,博物館牆壁的顏色還透過創造一個有凝聚力的故事和增強作品來積極支持所展示的物品。海航的牆壁由藍色、土色赤土色和淡黃色組成,加上其照明組件,用於向遊客傳達訊息。麥克納尼說:“鮮豔的色彩讓人覺得這不是一場歷史性的展覽,而是充滿活力的西南當代人之一,就像展覽中的顏色一樣。”

左:項鍊,c。 1930-1940 年,聖多明哥普韋布洛,海航部門:貿易與交流。這款馬賽克「雷鳥」吊墜通常被稱為「大蕭條時代」項鍊,採用天然和人造材料製成。在此期間,某些材料可能很難獲得,因此藝術家們利用電池、塑膠和留聲機唱片等重新利用的物品來延續他們的傳統。這條項鍊的一部分是用商業貝殼圓盤珠製成的,而綠松石可能來自 Cerrillos 礦場。 「大蕭條時代」這個詞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藝術家的聰明才智和作品的美感。右:希拉·安東尼奧 (Sheila Antonio),納瓦霍人,海航 部分:語言和歌曲。這個串珠人物描繪了一位二戰時期的「密碼說話者」。儘管許多人都熟悉納瓦荷語密碼者在二戰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但許多其他原住民也在海軍陸戰隊的努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代碼」通常是士兵的日常母語,但納瓦霍人和霍皮人也開發了更複雜的代碼。這個雕像尺寸很小,只有兩英寸半高,是串珠工人極其精緻的作品的一個例子。 Grace Bowman 捐贈,印度藝術文化博物館/人類學實驗室/Addison Doty 攝影; Yara 和 Gerald Pitchford 捐贈,印度藝術文化博物館/人類學實驗室/Addison Doty 攝影

儘管充滿了保存我們社會的歷史、文化和遺產的物品,博物館它幾乎不是參觀者學習旅程的終點,而是我們尋求更多的靈感來源。 「此時此地,永遠」並沒有試圖代表西南部原住民的一切。它被視為一個切入點,讓人們可以開始思考這些想法、人物和社區。藝術家訪談,這是一個線上頻道。

雖然注意到某些設計元素和建築特徵可以幫助博物館參觀者批判性地解釋展覽中呈現的故事,但培養我們學習的意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們的參觀體驗。麥克納尼說:“退後一步,接受你不知道的事情,並以開放的心態進入。”